仙游教育·每日一图
红色先锋(7)
厚德博爱广育桃李
记鲤南中心小学林建芳老师
林建芳同志,女,现年48岁,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榜样,潜心治学,克己修身,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乐于奉献,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满园桃李,深受上级领导的赞赏、同事的肯定、学生的喜爱、家长们的好评,是大家公认的好教师。年1月,她被评为“仙游县骨干教师”;年1月,她被评为“县先进德育工作者”;年9月,她被评为“仙游县优秀教师”。
01
做博爱型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林建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她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学生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林建芳同志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和学习的机器,而是“蹲下来”欣赏学生,多元地认识学生的智能。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设情境,创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一个无私的园丁,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面对班上因父母离异而性格内向、自暴自弃的吴同学,林老师凭着一颗慈母般的心,循循善诱,让他重燃学习的斗志。
做学习型教师,丰富育人文化底蕴
02
林建芳同志始终认为终生学习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原则。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她将终生学习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引领自己朝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方向不断迈进。为增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年版)的要求,认真学习省“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登陆体育学科前沿网站学习,记录经典,并在课堂上实践,反思,再实践,并及时撰写教学随笔,丰富育人文化底蕴。
03
做研究型教师,探索教研教改新路
从年9月至今,林建芳同志一直承担综合科教研组长及体育组组长的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精神,制定综合科的教研工作计划,落实学校校本教研“践行新课标,构建新课堂”的主题。每个学期组织各相关学科每周开展晒课活动,按”晒点—晒序—初晒—复晒—入仓”的步骤进行有序有效的研讨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评议,大家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师师互动,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
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林建芳同志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外的观摩课、示范课活动,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业务,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报送的课例《2.运动技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被评为教育部-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年5月5日,参加仙游县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执教《单人花样跳绳——开合跳》效果良好。年12月,在仙游县届小学新教师见习期培训中,作县级专题讲座《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效果良好。年5月,她参加仙游县名优教师“送培下乡”活动,作《巧用袜子让体育课堂更生动——引发的思考》专题讲座,效果良好。年1月,《巧用快乐儿歌进行一年级队列队形练习》在核心期刊《中国学校体育》发表;年2月,《论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在《黑河教育》发表;年2月,《论仙游县基层小学体育教师发展类型》在《当代体育科技》发表;年1月,《巧用袜子让体育课堂更生动》在核心期刊《中国学校体育》发表。年12月,由她主持申报的课题《我校体育设施现状与资源开发利用》经专家组评审,批准立项为-年仙游县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年12月经专家组评审准予结题。
做自律型教师,坚定教书育人信念
04
首先,林建芳同志自觉创造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认为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教师的一以贯之的追求。这样,在喧嚣的世界才不至于迷失自己,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睿智与充实。
其次,坚持自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人格素养的完善积淀而成的。她严格自律,在心灵深处构建起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林建芳同志多次婉拒私立学校的加盟邀请,拒绝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代课要求和有偿补课,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林建芳同志热爱学生、勤奋钻研、博览群书、率先垂范,赢得师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光荣称谓。
审核
朱明荣张元顺
排版
郑楠
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