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这里的西红柿就都成熟了,到时候我们贫困户又能领到一笔分红了。”1月3日,在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的果蔬大棚里,望着即将成熟的蔬菜,正在干活的贫困户孙仁芳笑着对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说。
村民在村里的健身场地打乒乓球。
南朱营村共有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年11月,河南理工大学作为该村的结对帮扶单位,结合该村的地理区位、土地资源、传统种植和政策扶持四大优势,将果蔬种植和休闲观光采摘园区作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方向。
该村通过采用“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了占地近80亩的蔬菜种植园区,有14座半地下日光温室和10座高标准日光棚;建成了占地亩的水果观光采摘园区,种植有1.5万余株樱桃、桃等果苗;建成了占地25亩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由10个高标准日光棚和丽达农耕体验园组成,日光棚以种植有机盆栽蔬菜为主,已成功帮助18户贫困户每年增收元。
村民在环境优美的村史游园里游玩。
各个园区的建成运营,有效地推动了南朱营村种植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也因之发展壮大。年,该村成功脱掉“贫困帽”。
搬进新房的贫困户刘丙友在打扫院子。
为进一步改善该村的人居环境,河南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邀请该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对村里的外墙立面进行集中粉刷彩绘,使原来破败的外墙变成了以农耕文化和乡土气息为主题的文化长廊。
村民在崭新的道路上骑车。
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该村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步提升,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美丽乡村。
村里发展蔬菜种植园区,带动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下一步,我们驻村工作队将积极围绕产业发展,在继续扩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以绿色、有机果蔬种植为主导,提升产品品质,吸引更多人来村里休闲观光,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驻南朱营村第一书记杨波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洋瑞/文王梦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