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特殊教育学校
给予孩子更多关爱
打造人格平等的特殊教育
//
学校简介
博爱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年,年9月搬迁至鸿昌路中段南侧,学校占地㎡,综合楼建筑面积㎡,办学条件各项指标均高于省定标准。现有学生44人,教师14人。“十三五”期间,全面贯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年)》,按照上级要求,在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推进教育公平,实施特殊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校建设
“十三五”期间,投资37.5万元,增设了部分康复训练设备,建设了用于培智学生教学的多功能教室,包括感统训练教室、蒙台梭利教室、模拟银行、模拟超市等,通过训练开发学生大脑、培养性格、激发内在潜能,同时对已经出现失调行为的学生进行矫正,帮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感统教室
模拟超市
模拟银行
美工室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6万余元进行了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内绿草成毯、翠竹成林,窗明几净、亮洁如新;投资近万元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出具备深厚特教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办学理念
特教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人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博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爱为源,生存教育,特色育人。
大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困难,保障他们的生活是头等大事,学校每天为学生提供一个鸡蛋、一袋牛奶,让他们吃饱、吃好,增加营养,提升身体素质。
学校努力为学生创造有爱、有情、有尊严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减轻家长和社会的负担。
学校管理
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建成了一支热爱集体、关爱学生、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狠抓学生安全管理,通过强化管理、责任到人、重点防范,确保学生安全。
教学工作
学校重视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定期研讨交流。教师们采取直观法、情景教学、分层指导、教康融合等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对学生实行“一人一策”,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案。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用爱心去呼唤学生的心灵,用灵魂去塑造灵魂。针对多重残疾的学生,老师们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适时心理疏导,强化言语训练、感统训练、个别化康复训练,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展望“十四五”
“十四五”期间,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逐步达到市级先进水平。进一步促进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推进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强化生活适应、劳动技能教学,重视学生发展,培养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校继续秉持“给予学生更多关爱”的办学思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每名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打造人格平等,确保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稿件
特殊教育学校
编辑
玲姐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