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一位好心粉丝的提醒下,我找到了友谊路上那家三江鱼粉店,和这家易裕和面馆。说实在的那天本来是要先探这家的,但是一到门口就被排队的人群吓到了,为了不耽误时间先到边上的那家三江鱼粉。后来再来时发现这家面馆太棒了!我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细细地把这家店品了一道。
这家位于友谊路的门店是附近居民最爱的面粉店,很多人开着车也要来这里吃面。
这是这家店子的介绍,看样子老板还是老班子出身,而且以打造“长沙人的良心面馆”为己任。
进门先点单。
看菜单,有传统的煨码,蒸码和炒码。
买筹也与时俱进了,电脑刻的塑料片写得清清白白,这比传统的竹筹好认多了。
客人自己端粉的口子总是排满了人。
大家把筹放在这两块板子上等候叫号。
厨房里的伙计们手脚麻利,工作起来有条不紊。
光看这锅汤,上面漂着几只整鸡,懂行的吃货一看就对这里的粉面充满期待。
这是肉丝粉,肉码份量十足,油汤适中,但并没有像传统老长沙的肉码那样上糖色,还是用的肉的本色,厨师在盖上肉码后还不忘加一勺肉码的原汤。尝一口,肉香味美,肉细鲜嫩,过齿不忘。
配菜台上内容也非常丰富,芹菜沫和葱花任加。还有老长沙最爱的油渣。
我个人推荐那个酸包菜。
既然是面馆当然少不了吃这里的干拌面。一看面条的排法就是老班子的传统手法。
大多数长沙人吃干面是很讲究的,一般要求“带迅”,也就是不要煮得面条全熟,这样的面条有点嚼头,长沙人就喜欢这样的口感,更有甚者会要求“落锅起”。
吃完面是一定要一碗鸡汤的!
这家的牛肉码子份量是给的最足的,唯一的缺憾是不如老杨裕兴的牛肉那样卤香,牛肉原味比较重。
杂酱码是用的香菇肉沫,也很好吃。
这里的牛杂也是真材实料,平时在外面的牛杂最多就是一点牛肚,这里还给了牛肠牛心,真是业界良心。
看这里的菜单有“肉酸”和“肉椒”“牛酸”的双码做法。
肉冬椒是最让人有满足感的!
蒸码里我最推崇这里的墨鱼炖肉码,而且吃这种码最好是配米粉,米粉本身没有味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码子的原味!
肉饼蒸蛋也是同样原理。
比较重口味就是豆辣蒸排骨和酸菜蒸肉了。
这里的炒码也是特色,长沙不是每一家面粉店都做炒码的像以前我介绍过的长沙几家非常有名的粉店如八一桥原味、县正街周记、夏记等就是如此。毕竟炒菜跟煨菜和蒸菜的手法完全不同,对厨师的要求更高。如果一个店做炒码的话难度会更大。但这家却一直坚持炒码,但有必要提醒大家,人多的时候如果你赶时间就不要点炒码,这样会耽误时间。
像这碗是炒腰肚,从配色来看红绿黑与腰肚相结合,葱蒜辣椒遮盖了腰肚的腥臊,木耳吸油还增加脆的口感,这种搭配是长沙炒码界的上乘之作!
这是炒三鲜,用的肚片、墨鱼和香菇,这三者的结合是三鲜界的最佳组合。
炒腰肝和炒肥肠,相信戳中了某些吃货朋友们的唾液腺。
肉炒蛋,是这些年长沙炒码的一股清流。
炒鸡丝。
炒肚丝。
这个忘记了名字。
要吐槽的是这个辣椒炒肉。
炒牛肉好像放多了嫩肉粉,野山椒也比较抢味。
介绍完了出品,还不得不说这里的餐饮文化,看这满墙的长沙面粉界的术语就是向大家科普老长沙的传统。
因为有时候客人太多,很多时候客人们还会端着粉在路边上唆,老板还贴心地在路边的树坛上摆上塑料垫子。
到这家店直接用导航搜“易裕和”即可,因为目前这个老板还没有开分店,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有山寨版的。
我噙着口水写到这里,回想现在满大街打着“老长沙米粉”招牌的店子做出来的产品简直是垃圾。所以感觉现在很多传统的手艺更多的是依靠家族的传承,那种讲究时尚、包装、加盟、扩张的店子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根本原因还是产品本身出了问题,这也是一心一意想赚钱,而且想赚大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我认为传统手工艺只有坚持“无欲则刚”的理念才能在现代市场中屹立不倒。
声明:本人不认识这家店的老板,也没接受过这些店的任何吃请和商业广告邀约,所有照片均为本人消费时所拍摄。本人只评论当餐所点菜品,对今后的出品质量不予保证!
相关阅读:
武奇面粉
袁记面粉馆
益阳面粉
学义面粉
夏记粉店
新华楼——北食南兴
衡东米粉
马大姐兰州牛肉拉面
县正街周记粉店
白沙饺子店
百味轩羊肉粉
三江鱼粉
傻老米羊肉粉
都正街陈记面粉
八一桥原味粉馆
一个好多人克呷面的土菜馆
刘聋子粉馆
邵阳宝隆和的粉
永州凉拌粉
追寻新化红汤牛肉面
涟源蓝溪桥的"龙虎斗"
双峰青树坪米粉
郴州栖凤渡鱼粉
湘潭维生饮食店
湘乡米粉
五塘鱼粉
志大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