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编辑:云中鹿
广东省中山市的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办法于近日落定,可以说为业界提代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中山市制定的文件非常完整,确定6家医院为“双通道”外配处方流转试点定点医疗机构,并选择不超1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展试点工作。双通道政策有两大难点,一是医疗机构的处方外配问题,这涉及到定点医疗机构、医生、患者以及药店的处方流转衔接,医院是否能放弃可见的利益?第二是医保支付问题,由于国谈药品价格贵,指望用患者医保卡中个人账户来支付难以体现政策的优惠,因此门诊统筹政策与双通道衔接就是关键所在。基于此,卫健部门和医保部门通力合作或许才能解决上述问题。11月18日,中山市医疗保障局、中山市卫生健康局、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工作通知》,明确了中山市“双通道”药品范围、6医院,并将选择不超1家定点药店。此前(11月9日),中山医保局就此事征求意见。本次正式稿则明确:
“双通道”医疗机构应规范“双通道”外配处方医师的诊疗行为,要求严格按照临床诊疗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限定支付范围等相关规定,结合参保患者病情开具外配处方,不弄虚作假,不搭方开药,不得超过规定的适应症范围。
外配处方应符合处方管理规定,且开具的药品用量与门诊特定病种用药规定一致,限制用药需注明患者病情是否符合限制用药条件。外配处方从开出之日起,3天内有效。药店准入方面,要求建立“双通道”药店退出机制,适度竞争、有进有出、动态调整。对于“双通道”药店不能保持相关条件要求或被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将被取消“双通道”药店资格,年内不能参与中山市“双通道”药品处方流转外配业务。不纳入药点比、次均费用考核 通知指出,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功能定位和临床需求及时配备“双通道”药品,指导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将“双通道”药品纳入本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并调整完善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考核机制,将合理使用的谈判药品单列,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次均费用等影响其落地的考核指标范围。“双通道”外配处方流转试点定点医疗机构:6家医院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为“双通道”外配处方流转试点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双通道”医疗机构)。为稳步推进“双通道”药品管理机制工作,医院试行,本通知发布3个月后在其他5家“双通道”医疗机构实施。“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总数不超过1家 先期在中山医院周边选择总数不超过1家具有相应经营资质的我市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开展试点工作,遴选的“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以下简称“双通道”药店)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下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在同一医院周边不超过1家。参加遴选的药店在遴选评分后按上述6家医院就近原则进行分组和组内分数高低排序,遴选出“双通道”医院周边最多5家、医院周边最多4家、医院周边最多3家、医院周边最多3家、医院周边最多3家、医院周边最多3家。取得经验后在适当时期扩展至全市范围。“双通道”药品的外配处方应单独开具,并通过全省电子处方流转中心流转 参保患者外购“双通道”药品,由“双通道”外配处方医师开具外配处方,参保患者按规定在外配处方有效期内到“双通道”药店购药。医师开具的外配处方必须符合处方管理规定,药品用量应符合诊疗规范和符合医保药品的支付规定。“双通道”药品的外配处方应单独开具,并通过全省电子处方流转中心流转。“双通道”医疗机构和“双通道”药店应建立外配处方审核制度,加强外配处方审核。“双通道”药店应保证在营业时间内至少有1名执业药师在岗提供药学服务。医院与药店执行统一医保支付标准,所售药品不得超国谈药价 纳入“双通道”的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双通道”药店执行统一的支付标准和价格政策,所售药品不得超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价格。 外配处方药品的费用,参保人付清应由个人负担的部分后,其余费用由市医保中心与“双通道”药店直接结算。市医保中心与“双通道”药店进行“月度结算,年度清算”,并按规定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觉得好看、有用,欢迎转发
点赞“在看”再评论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