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讲究信用合乎义,意思是说可以说到做到言而有信。恭敬合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以依靠的都是可以信赖的人,这样也是靠的住的。”
有子,孔子的学生。
仁义礼智听起来太高大上,所以学生有子在这里替老师进一步讲解了义和礼,可以用诚信来解释义,用恭敬来解释礼。
讲究诚信接近于义。记得一个成语不?背信弃义。如果不诚信的话也就谈不上义了。古人最讲诚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旦发誓,就要力求说到做到,比如那个为了守信被洪水淹死的尾生等等,不胜枚举。
恭敬待人接近礼。礼的本质是尊敬尊重,但礼又很繁复,普通人都知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但如果实在是学不来那些礼节礼仪,只要恭敬就足够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就会远离耻辱和危险,
不失其亲这句更重要,仁义礼智要对谁讲呢?仁义礼智要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要对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讲,因为亲人会以爱回应我们的爱。对敌人讲仁义道德就有危险了,因为敌人会以恶回应我们的爱。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正负数作说明,面对亲人朋友,我们的发出的爱是正数,亲人朋友回应的爱也是正数,最终的结果仍是正数,是扩大的爱。但如果面对敌人,即使我们发出了正数的爱,敌人也会站在对立面反对我们,怀疑我们,以为我在耍计谋,对我们爱的回应以负数,最终的结果的扩大的负数,爱的结果变成了更大的恶。
综上可见,爱在人际间传递的时候,同样发出了爱,收获一个是扩大的爱,一个是扩大的恶,所以最好的选择只能是雷锋同志说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爱自己的敌人那是宗教中才有的故事。最讲仁爱的孔子并不赞成以德报怨,而是坚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坚持爱有等差,爱有等级和远近亲疏。所以爱要从爱自己开始,是修身,从爱家人开始,是齐家,才能最终通向博爱仁爱的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