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康复医院脊柱外科微创团队在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配合下,采用脊柱内镜微创技术,连续成功完成了2例高难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微创治疗。这是我院在脊柱微创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院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脊柱内镜微创技术以椎间孔镜技术为代表。经典的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可经腰椎侧后方入路进入椎间盘内或硬膜囊前间隙,直接摘除脱出的椎间盘组织。我院自年开展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以来至今已经6年余,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近年来随着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逐渐增高,部分高难度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常规经椎间孔脊柱内镜微创手术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部分高髂嵴或L5横突肥大的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以及部分L5-S1腰椎间盘脱出并向远端游离的患者,实施常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存在穿刺置管困难及髓核摘除不全、减压效果不满意等风险。
既往对于这种高难度椎间盘突出症常采取经椎板间开窗等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时间长等缺点。而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也称PEID技术,具有穿刺定位快,X线暴露短,硬膜囊、神经根等重要结构均清晰可见,可直接切除椎管内脱出的椎间盘组织等优点。近期我院脊柱外科微创团队采用PEID技术,连续顺利完成了2例高难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微创治疗。
患者1,女性,36岁,长期坐办公室工作,腰腿痛病史10余年,一直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本次突发腰痛、右下肢放射痛及肌肉力量下降,无法下地行走。术前MRI检查发现腰5骶1重度脱出并向远端游离(图1),术前评估预计常规椎间孔镜脊柱内镜微创手术可能无法完整摘除脱出的髓核组织。按以往经验,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较为可靠。但患者因其母亲接受过类似开放手术,心存害怕,不接受开刀手术。患者通过介绍,找到我院脊柱微创外科专家,希望通过微创手术解决问题。脊柱外科微创团队经过详细讨论、分析和权衡,决定为患者实施PEID经椎板间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并针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术中证实脱出髓核为独立的两大块(较大的一块为椎间隙水平脱出的髓核,另一块为远端游离组织,质硬,考虑已经发生钙化),若实施常规经椎间孔内镜微创手术,会导致远端游离组织摘除不彻底。术中髓核摘除后,可直接看见神经减压效果,神经根搏动良好。
患者术前疼痛剧烈,右下肢肌力下降,行走困难,需两人辅助下勉强站立。
术后第2天即下地行走,下肢疼痛消失,右下肢肌力明显改善,可以不需辅助,自主行走,顺利出院,伤口仅缝合一针。
患者2,女性,60岁,患腰腿痛病史10余年,一直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但因为对开放手术惧怕,一直忍耐至今。本次入院前左下肢放射痛非常剧烈,术前疼痛评分达VAS10分(疼痛程度最高分就是10分),患者下地行走困难。经术前检查发现腰5横突肥大、椎间孔较小、且有髂嵴阻挡,加上患者脱出的髓核伴有钙化,预计行常规椎间孔镜手术存在一定困难。但患者还是不接受开刀手术,到我院脊柱微创专家门诊就诊,希望能通过微创手术解决问题。经过详细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PEID经椎板间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患者术前疼痛剧烈,行走困难。术后第1天即下地行走,下肢疼痛消失。患者和家属对微创手术的效果非常满意!
脊柱内镜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概念。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神经干扰少、脊柱稳定性不受影响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与传统后路椎板间开放手术相比,本次我院开展的PEID手术可以非常清晰地直接对神经根腋下进行精准减压,彻底摘除脱出的髓核组织。此项技术填补了我院脊柱微创手术的一项空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方式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脊柱内镜下的微创技术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康复的手段,缩短了其回归工作岗位的时间。我院基于脊柱康复为特色,以脊柱微创技术为突破,实施精准诊断、精准治疗,配合个体化精准康复,以脊柱全面康复的理念指导颈腰椎疾患诊治,可以达到快速康复、回归社会的目标!
视频1: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过程1
视频2:经神经根腋下至硬膜囊腹侧进行探查
术者简介
王方永(MD、PhD)、骨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派留学归国人员、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学者、美国DISC脊柱微创中心Fellow、德国柏林UKB医院临床访问学者。担任北京骨科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北京骨科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师协会顾问专家等学术任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