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博爱县 > 博爱县美景 > 丰收时节,博爱娃津津乐ldquo稻

丰收时节,博爱娃津津乐ldquo稻

发布时间:2021-2-23 17:12:00

大丰收!

割新稻,尝新米,

博爱娃津津乐“稻”,

喜品耕耘之味,

喜获收获之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阵秋风吹来,田野里翻滚着一望无边的金色稻浪。一株株稻穗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长势十分喜人!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二7班小红星中队的队员们走进金灿灿的稻田,一起津津乐“稻”,开展探索小米粒的前世今生的红领巾寻访活动,并把寻访活动的收获精心设计成《博爱讲坛——小米粒大传奇》,一起分享给全校师生。

“农夫种稻,手足勤劳。历春夏秋三时,始得粟。又用砻去壳,用臼去糠,始成白米。然后炊之釜中,或为饭,或为粥,食者当知其不易也。”队员们用一首小古文拉开了今天稻田之旅的序幕。

割稻谷

稻田里,队员们卷起裤腿,一只手握起镰刀,一只手抓住稻谷,用镰刀一下一下地割着稻谷。田埂上,队员们互相加油鼓劲,不一会儿,每个人都抱着满满的一捆水稻。

体验“惯稻草”

伴随着阵阵稻香,队员们哼着欢快的歌曲,把割下的水稻运回农场。铺开三角木架、竹篮和石板,举起稻把用力掼向石板,一粒粒稻谷脱落在木箱中。

学扎“稻草人”

叶圣陶爷爷的童话故事《稻草人》中,善良的稻草人是田野风景的诉说者——他知道露水的香甜,星星怎样眨眼,月亮怎样笑;他知道夜间田野的沉静,花草树木怎样酣睡……小队员们一起合作,动手扎起了稻草人。有的给稻草人戴上了墨镜,有的戴上了红领巾,创意无限,扎好的稻草人又成为田野的守护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家纷纷拿到了粮票作为奖励,来换取香甜的午饭。

品味“锅巴灶台饭”

忙碌了一上午,小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劳。看着铁锅中的白米饭,队员们深知“粒粒皆辛苦”,迫不及待盛上一碗,细嚼慢咽,感受甜丝丝的幸福感。还有那香香的锅巴,也值得一嚼,一粒都不浪费。

寻找“苏格拉底稻草”

哲学家苏格拉底和麦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抓住时机,懂得满足。我们的小小队员们也趁这次机会,与哲学家对话,找寻最大的一株稻穗,感悟其中的道理。摘下的稻穗,队员们一起制作了水稻进化瓶。

见识“稻谷变形记”

古时候,从谷粒走向餐桌要经历很多步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稻谷脱粒技术,早已被联合收割机取代。走进常金米厂的车间,硕大的碾米机在高速地转着,稻谷在流水线上,经过脱壳、去麸皮、去碎米等工序直接被加工成成品米灌装入袋,小队员们不由感叹科技的力量。

“小米粒大传奇”

《博爱讲坛》来宣扬

通过这次稻田之旅,小队员们对水稻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水稻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包括水稻在内的“五谷”都是神农氏发现和驯化的。回到学校,我们的小小讲解员通过《博爱讲坛》,把勤劳的农民犁地、育苗开始,到成熟收割,向其他队员们介绍了水稻的一生。

“民以食为天”,20世纪我国的饥荒问题令人揪心。那时,一位老爷爷决计要像传说中的神农氏那样,制造一根神鞭,驱走在中华大地肆虐的饥荒恶魔。他,开始了前无古人的科学实验——它就是我们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因为袁隆平爷爷等科学家们的努力科研,才有如今不事农桑的我们,才有“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的丰收场景。

稻子由光秃秃而绿油油而金灿灿,这是生命沿袭的轨迹。一粒米是稻子献给人类的庇护,是一种温暖的光泽。二7小红星中队的队员们通过这次农耕文化的寻访之旅,体会生命的美妙。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aixianzx.com/baxmj/832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00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