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自己没有过人的天资,因此只能笨鸟先飞,用时间堆积,慢慢摸索,完成一次又一次地成长与蜕变。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中小学乡村首席教师……岳春玲用行动和成绩印证了:天道酬勤。
守望乡村教育奉献赤子情怀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岳春玲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长大后要站在讲台上,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中招考试前,成绩优异的她在志愿书上填下了报考学校“焦作师范”。然而,上世纪80年代初,教师待遇远远不如工人。她的父母便背着她把志愿改成“焦作卫校”。无奈中,她只好转入普通高中就读,继续着她的教师梦。最终,她如愿进入焦作教育学院中文系就读。年毕业后,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留在焦作市区任教的机会,主动申请调入农村学校——博爱县月山中心学校。那年她20岁,孤身到离家30多公里的农村小学任教。陌生的学校、难懂的方言、简陋的校舍、泥泞的乡间小路,一切都是新鲜的存在,作为当时学校唯一的中文专科毕业生,来不及熟悉环境,校长便对她委以重任,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思想品德全部一肩挑,乡村学校教师严重缺编,什么科目都得会教。在教学过程中,她曾被学生的问题难住过,曾被调皮孩子气哭过,也曾被学生家长责备过……时隔多年,问及她当年的选择,苦吗?挺苦的。后悔吗?从未后悔。因为逐梦的路上,任何一步都算数,所有的苦,都将化作光,照亮前进的路。
彰显温度管理实现教学提升特殊的工作环境,让她迅速成长。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也让她在班级管理中脱颖而出。
28年来,她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当她得知学生王某因为妈妈生病住院而担心,她会不隔天打电话询问孩子妈妈的病情并及时告知孩子,一直到孩子妈妈康复出院;大雪纷飞的晚上,学生李某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她第一时间向风雪中奔去,深一脚浅一脚地去找孩子,陪着他吃饭聊天,直到孩子同意回家;学生刘某的父亲脑出血抢救无效离世,她会把学生带到无人的楼梯拐角处,一把抱住孩子,未语泪先流,和孩子分享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探讨生老病死……年9月,她主动申请到国家级贫困县——洛阳市宜阳县支教。在宜阳县思源实验学校,她用爱心守护着她的学生们。每周一早上,她从焦作奔波多公里赶到学校上课,孩子们围上来嘘寒问暖;晚自习上课前,几个孩子在楼梯口,为她献歌《告白气球》;冬天,她极易感冒,总有细心的孩子在她上课前,冲好一杯暖暖的板蓝根放在讲桌上……问及她做班主任最大的收获,她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各级各类优秀班主任证书,而是她和孩子们相亲相爱的每一个瞬间,是她和孩子以及家长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的幸福……爱与责任同在心与使命同行她是语文教师,她的主战场在她的语文课堂。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她形成了紧张有序又有趣的课堂风格。
没有人愿意上的公开课,她抢着上,不为优质课证书,为的是暴露她的课堂教学问题;没有人愿意参加的培训,她抢着参加,哪怕自费,哪怕耽误的课培训结束后再补,为的是扩大自己的教学视野。河南省乡村教师优质课一等奖、焦作市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信息与技术融合课二等奖、博爱县观摩课奖……优质课证书纷至沓来,收获的不仅仅是她所教班级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更多的是她感受到的职业幸福感。年,岳春玲晋升高级职称,她开始不断外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安阳师院为期3个月的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河南大学为期两周的国培让她潜心研究课程标准;河南教育学院的省名师培训让她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行……年,她所参与的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训练的策略研究》获焦作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年5月,她主持的课题《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导读课设计与实施研究》经焦作市教科所批准立项。有人说,做语文教师真好,有讲不完的故事;也有人说,做班主任真好,有写不完的教育叙事。而岳春玲认为,前提是你要有故事,必须先做事,天道酬勤,用心育人。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璐摄影报道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3
推荐阅读
焦作市委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五次专题会议《人民日报》点赞!河南焦作组建网格小分队加强服务——暖心配送传递爱心焦作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寒假期间,严禁在职教师组织和参与有偿补课!焦作延长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时间!焦作日报,赞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王 鹏
责 编:聂 楠 审 核:丰舒潍编 辑:周 棻 校 对:薛 莹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