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主题就是“谈情”。什么是情?套用哲学的说法,“未发时为性,发而为情”。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性情”指说一个人的性格,大约很少有人会细而化之,仔细品味,其中大有可生发的含义。可以说“性”为本,而“情”为用,两者乃是“体”和“用”的关系,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性是一个人的内涵,一体浑然,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发而为情,便有不同的情感,各有指向。
拿王熙凤作为例子来说,她是一个占有欲很强,很张扬的女人,这可以说是她的“性”,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乃至于情感表达都由她的这“性”为基调,时时处处,一言一行都带有这份色彩,如果王熙凤一谦虚或退让就不成其为王熙凤了。在具体的情节里,如果王熙凤一退让,那她必定是为下一步的进取蓄势;她一谦虚,那必定是正话反说,明抑暗扬。这所有的一切,早在她的“性”里设定好了。
王熙凤的七情六欲也自然因她的“性”,会有属于她的特定表现。她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发明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欲的需要也都与她的贪婪和张扬脱不了干系。活色生香的王熙凤,是《红楼梦》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作为读者十分有必要去特别地注意一下她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虽然“情”各有不同却有这个人物的指归和总结,这就是她的“性”。
《红楼梦》这部小说,就是一个有“性”有“情”完整的人。它的“性”就是大旨“谈情”;而它的“情”,就是每一个不同人物形象所表达的不同“性情”。这也是为什么说作者有着博爱的思想,虽然有些人物作为社会个体,身上一无是处,令人鄙夷不屑,但仅仅作为人,却也代表着人的一种生存表现形式,是不可否认的存在,甚至在这些没有价值的人物身上也有不同的人性悲剧。作者也刻画这样的形象,表现他们的情感和追求,作为这部小说主题表达的或高贵纯洁、或追求自我实现的正面情感诉求的对比和补充。不管怎样,那些不堪入目的人也是人!
其中贾瑞便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事实上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占有很大的部分,因此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红楼梦》中,贾瑞虽然是一个宵小之辈,却又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的出场从一个不同的审美角度去烘托主题。若只有宝黛钗,那便是云中仙人,缺少生活的烟火气。必须要有贾瑞这样的人物,才有现实的气运脉络。贾瑞戏份不多,但只因他而带出“风月宝鉴”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在他身上安放的重量,说明了这个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
贾瑞对于王熙凤的“爱慕”多从生理冲动而来,其强烈至于使他意乱情迷,到了甘心冒死的程度。虽然,从表面看来无情可言,实在只是身体的欲望和需要,可他却又独对凤姐死心塌地,一而再地落入王熙凤设下的圈套,至死不悔。可以说,贾瑞由他的生理冲动引发的对凤姐大胆追求的行为,就是他的自我情感表达的方式。但显然这种方式乃是动物性的,最直白,最低级的表达。在那样一个对人性桎梏重重的社会环境里,人们都习惯运用道德教条来掩藏自我的真实生理冲动。作为一个文明的社会,当然需要对人性的规划,但无疑也会造成人性的压抑和摧残。那么这一种适当的合理性又在哪里呢?
贾瑞的勾搭自己的堂嫂,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踩踏的道德底线,不可饶恕的。像贾瑞这样出于本能冲动,违反道德限制的人,在《红楼梦》里有很多,可以说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或多或少有难以恰合当时社会道德对人的要求的地方。这也不难理解,道德往往具有理想化倾向,尤其是忽视人性正常需求的道德,必然会因为过度理想化而表现出虚伪性。贾宝玉正是感觉,初步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表现出相当的叛逆。这也是为什么后人评判他身上具有新人的特质的原因。
贾宝玉从思想行为上有意识的叛逆,这是一个人的高级的表现。而贾瑞仅仅是因为生理冲动,从一个人低级的需要,无法回避对道德底线的冲击。他这不是有意识的挑战道德,而是抱着侥幸心理,逃避道德审视。王熙凤对贾瑞痛下杀手,还能如此理直气壮,正是因为她自认为是站在道德的正统立场。是王熙凤作弄了贾瑞直接导致其死亡,但事实上是当时的道德杀害了他。读者不应忽略贾瑞的爷爷贾代儒对孙子的所作所为也是以道德为依仗,严厉异常,是至贾瑞死亡的帮凶。
作者借贾宝玉而表达了社会需要变革的崭新思想。又借着贾瑞表达了人,尤其是像贾瑞这样在整体上都有待提高的人,也需要自我调整的看法。在《红楼梦》中,大部分的人其实都可以划归贾瑞一类,这一类人,是最没有希望而又极具破坏性的。作者给贾宝玉设置了“太虚幻境”,而给贾瑞以更简单直接的“风月宝鉴”,本质上并无区别,但在情感表达上却有云泥之别。贾宝玉代表着“意淫”,人的高级审美和情感;贾瑞则是“身淫”,人的本能需要和冲动。所以“警幻仙姑”戒“情”,而“风月宝鉴”戒“色”。情的对象是秦可卿,而色的对象乃是第一个世俗之人王熙凤。
秦可卿和王熙凤的交好,正是“情”与“色”不能完全分别,彼此交融的用意。贾瑞的出现,强化了小说的现实性,现实了更强烈的对比艺术效果,给小说所塑造的社会结构以完整性。“风月宝鉴”借贾瑞之身横空出世,实在是对世人的一次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