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美的遇见
「阅读分享——《爱的艺术》」
本书金句
壹
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贰
我们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爱这门艺术,因为只有这条路径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的意义。
叁
成熟的爱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肆
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伍
爱首先不是同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
陆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所共有的。
柒
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心: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博爱是对所有人的爱,这种爱没有独占性。如果我具有爱的能力,我就会去爱我周围的人。在博爱中凝聚着同所有人的结合。
捌
孩子必须长大,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玖
自爱是对自己的完整性、独特性的尊重,爱自己,理解自己同尊重、爱和谅解别人是不可分割的。爱我同爱另一个生命是紧密相连的,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爱自己和爱他人是不可分的。
关于本书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核心内容
01
爱是一门艺术
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炼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我们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爱这门艺术,因为只有这条路径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的意义,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周围人的存在,并体验到克服困境的艰辛和欢乐。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人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利,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法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探究爱情的意义。在这方面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要认识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少人经常不断地遭受爱情的挫折,却很少有人去努力学会爱情这门艺术。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利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
02
什么是成熟的爱情?
成熟的爱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现象。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做出牺牲。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通过给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他应该把内心里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的给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
有没有能力把爱情作为一种给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性格发展。取得这一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赖性、自恋性,自己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如果缺乏这些特点,人们就害怕献出自己,也就是害怕去爱。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选择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03
自爱与爱人
自爱是对自己的完整性、独特性的尊重,爱自己,理解自己同尊重、爱和谅解别人是不可分割的。爱我同爱另一个生命是紧密相连的,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爱自己和爱他人是不可分的。
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爱另外一个人就是爱的力量的具体体现。在爱中包含的原则上的肯定是针对所爱之人。爱自己的家庭却不爱他人,是缺乏爱的能力的表现。对人类的爱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的爱的先决条件,尽管对人类的爱从其产生来看是通过某些特定的人的爱发展起来的。从中可以得出我自己也是我的爱的对象。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地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
04
爱的积极要素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所共有的。
关心和责任心
爱情是对生命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爱的本质是培养和创造。关心和关怀还包括爱情的另一方面,即责任心。今天人们常把责任心理解为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的本意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尊重
如果爱情没有第三个要素:尊重,那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和奴役别人。尊重就是要努力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希望一个被我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才能了解对方。
05
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爱情是一种个人的体验,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并为自己得到这种体验。任何一种艺术都需要一些基本的东西,爱的艺术也是如此。首先要求有纪律。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纪律看作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而应该成为自我意志的体现,应该感到这是一种愉快,并且逐渐习惯于一种生活态度。一旦放弃它便会若有所失。人们对纪律观念最令人遗憾的看法是,他们认为纪律必会使人感到难受和不适,纪律只有达到这种效果,才是“有用的”。但是东方人很久以来就认识到,与身心有益的东西必定会使人舒适,即使开始的时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集中
集中是掌握艺术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集中比自我纪律还要罕见。这种缺乏集中的想象特别表现在我们现在已经很难一个人安静地坐着。生活在我们文化中的人很难做到集中,因为我们的全部文化似乎都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和反对培养集中的能力。最重要的步骤是要学会一个人单独待着。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不能自力更生,所以我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联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的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情无关。安静地坐着觉察呼吸可以练习集中,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专心做一切事:专心听音乐、看书、谈话。如果专心地干,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会增加一层现实意义,因为干事的人是完全开放的。集中意味着完全地现时现地生活。那些相爱的人应当首先练习集中,他们必须学会亲近对方并向对方开放,而不是像通常所常见的那样相互回避。练习集中必须有耐心。如果人们不知道学会每一种事都要有一个过程,都应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那就永远学不会集中。集中还要求另一样东西,那就是对自己保持清醒。在所有情况下,重要的是觉察内心的活动,而不是用各种方法去找到为自己辩护的借口。这样我们就常常听到内心的一种声音,在向我们讲述,为什么会害怕、消沉或迷惑不解。
耐心和兴趣
对现代人来说耐心同纪律和集中一样也是难以做到的。我们整个工业系统提倡的恰恰是耐心的反面,那就是快。现代人认为如果他不很快地处理事情,就会失去时间,可他并不知道如何利用由此赢得的时间-除了只会无聊地打发时间。学会一门艺术还有另一个条件对就是掌握这门艺术要有极大的兴趣。这一条件对爱的艺术如同对其他的艺术一样同为重要。但看起来,在爱的艺术中,业务能手的人数远远超过大师。在谈及学会一门艺术的一般条件时还必须提及一点,那就是人们从来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地学会一门艺术,而总是间接地学会这门艺术。这一点在实践爱的艺术上就意味着所有想成为大师的人应该把生活的每一个阶段训练纪律、集中和耐心作为实践爱的艺术的开端。
克服自恋,培养谦恭、客观性和理智
获得爱的能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自恋倾向是人的一种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人体验到的现实只是内心活动,主要是他们自己的贪婪和恐惧,只有对他们有利或者威胁他们的事物才有意义。同自恋相反的是客观性,客观性就是对人和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这个意义上的客观性就是能从表面深入现象核心的实现主义。同自恋相反,客观性的基础不是与外界毫无关系,而是有强烈的联系。有无客观性和理智是学会爱的艺术的一个关键性条件,人们应该对所有与自己有所接触的人都能保持客观和理智,否则就无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信仰
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成熟的程度,而其中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什么是信仰?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信仰是全部人格的一个性格特点,而不是同某些看作为对的思想内容有关的东西。合理的信仰牢牢扎根于创造性的智力和情感的积极活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范畴,信仰是真正的友谊或者爱情的不可缺少的特点。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者他的爱。在同样的意义上我们也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对别人忠诚,因为他自己就能做出保证。相信自己是我们能作出许诺的先决条件。在爱情方面,就是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对方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爱情是信仰的一种行动,信仰少的人必定爱得也少。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如果我爱,我对去爱之人就抱有积极的态度,即处于一种清醒的、开放的和积极的持续状态。完全清醒就是要使自己和别人都不感觉到无聊-这一点是爱情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思维、感觉、看和听的活动中保持清醒、警觉和开放的状态是学会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爱的能力要求人全力以赴,要求人的清醒状态和生命力的升华,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在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的创造性的和积极的态度才能获得。
作者介绍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朗读者介绍
王翠玲,河北省滦州市人。笔名:玉翠玲珑。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滦州诗词协会会员。滦州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喜欢文学,痴迷文字,爱好摄影,热衷朗读,多家网络平台主播。作品发表在《河南新闻周刊》《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家庭百科报》《滦河文艺》《丹水文学》等纸媒报刊杂志以及多家网络平台。
END
往期精彩回顾阅读分享
《我用阅读教育孩子》
阅读分享
《声音的价值》
大隐隐于书
「阅读是最美的遇见」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