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明清时期十分繁盛,素有“小南京之称”,曾是广州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重要中转站。如今的它没有北上广深的繁华与忙碌,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生活在湘潭的真实日常,也是一种特有的夹杂着幸福感的人情味。除此之外,在湘潭还有一种比这些更加令人烦恼长胖幸福的味——美味。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城市,美食又怎么会单调呢?雪水臭干子、十八总的米粉和锅饺、水塔的夜宵、湘乡的炒码粉、熙春路的水煮麻拐、马家河的羊肉、民主西路的馄饨…湘潭的味道不断传承,丝毫没有丧失自己的特色。
“维生饮食总店”,一个在外地人看来普通不过的字号,却常能勾起很多湘潭人的怀旧情怀。走到民主路的尽头,就看到这样一家老旧的门脸,撕小票拨算盘、湘潭最后一家国营小吃店、唯一24小时经营、店内没有门...都是维生的特色。从年结束了国营时代,但这家饮食店并没有就此消失。和几十年前一样,店门口摆着一张老式木桌。桌上放着老式铁夹,并排夹着各种餐票。一碗肉丝米粉、两个锅饺、一碗甜酒冲蛋,这几个品种经久不衰。粉的码子不多,只有肉丝和三鲜,加上正宗的骨头汤底,没有花哨的点缀,更好的保留住米粉和原汤的滋味。渗透进湘潭人早餐生活的锅饺,是店内每天现做的。厚实的表皮,饱满的肉馅儿,和长沙的锅饺有很大的不同。咬一口,简单的韭菜猪肉馅让人无比满足。
▎人均消费:7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