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博爱县 > 博爱县医院 > 说气功,道,修炼之八博爱与慈悲的含义

说气功,道,修炼之八博爱与慈悲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0-10-26 13:28:26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pf.39.net/bdflx/140113/4325801.html

点击上方至圣香濯敬请订閱

西方文化很肤浅,对事物的论述是着眼于最表面,没什么内涵,也不讲内涵。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奠定的就是半神文化,因此重“意”的表达。语言极其丰富有深度,能够自如的表达天地之间的一切,神的世界也能详细的描述,对于人道和天道的论述尽善尽美,西方文化绝对产生不了《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贯通天、地、人三才之类的作品。中国古琴有一些曲子就是描叙天国仙界的,这个西方世界可有?西方世界赞美的多,因为它的文化是人的文化,着眼于对事物最表面的认识,表达不了深刻的东西。这不是要贬低西方文化,那就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追求的是表面事物与逻辑的完美。

比如《圣经》,根本就不讲修炼内涵和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关系,一句:别人打你左脸,你把右脸伸过去给他打。要求你无条件的服从,只要去做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不需要知道!东方佛家和道家就不同,有详细的理论非常详尽的告诉你这之间的因果道理,启悟人的本性和理性,让人心服口服的从心里从本质的去改变自己,还要教你改变身体修身的方法,这就是打坐参禅与内外双修及性命双修的办法,这就是气功的来源,过去叫“罗汉法”、“九转金丹术”等等,但是,文革时候谁敢这样叫?没办法就叫气功了。

为什么近代西方基督教能传播开来?因为百年以来,特别是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以后,国人的文化修养一落千丈,一般人看不懂文言文,佛经和道藏是没法翻译的,没那样的人!翻译出来就不是佛经道藏了,因为只有懂内涵的才明白一二,一翻译就失去本意了。而西方《圣经》却是白话文,只要识字就能看懂,加上文字没内涵,这样基督教钻了中华文化衰败的空子才得以大面积的传开。

很多人说,现代基督教如何,过去接触过很多基督徒,这些基督徒没有一个能理解“博爱”是什么意思,现在也没看到一个。“博爱”是超越人情感的慈悲的意思,那是超越人情的更广大智慧所呈现的心理状态,不是指人的感情,神怎么可能有人的七情六欲和肮脏的私情?“博爱”的真理用道家的名词表示更清楚,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家是修“真”的,这是从“真”的内涵来看博爱的意义。

耶稣、老子是觉者,他们的言论不能站在人的感情中理解更不能用当代哲学理论来认识,当代哲学理论很多都是混淆了人的正邪、善恶的唯物产物。老子给人讲道法,这个“仁”是指人情中的仁爱之意,人情中的仁爱是有局限性的,有一个圈子: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说话投机的人,就会亲近一些,其他的就区别对待,这就是人情中的仁爱,是为私的。

上天和圣人不在人情的情爱局限之中,视一切生命平等,都在善恶有报的因果循环之中,站在现代人的观点,也不可能理解过去的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的含义:万物都有灵,在高级生命看来,在道法中而论:生命是平等的,万物和刍狗一样,只是生命的不同体现方式而已。如果刍狗有灵,那么,人和刍狗的区别在那里?只是生灵的一个物质身体这个载体不同而已。这句话也充分的表达了“生命平等”这一传统文化的基点。

“博爱”这一名词,也表达了生命平等,一视同仁这一含义体现的那叫“慈悲”的心态!把博爱当人的情爱来理解和宣传,都是不正确的,混淆了人与神的关系。

品茶濯香加好友

↓↓↓

点击阅读原文進微店善翥林,更多正品真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aixianzx.com/baxyy/659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00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