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博爱县 > 博爱县环境 > 灰姑娘和王子也可以变成文艺片

灰姑娘和王子也可以变成文艺片

发布时间:2024/9/30 12:02:34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http://www.pfzhiliao.com/

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讲的是发生在一个爱思考的小女孩,和一个爱看书的女门房和一个日本男人之间的故事。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想起最近在杂志上看到的两个话题,一是说读书的女人危险,一是说写作的女人危险。因此这部电影看得我非常心有戚戚焉。作为一个中国女人,如果你两样又偏偏都占全了的话,那么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教训“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读太多书,男人都不敢要了。”等等之类的话。于是我们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想,也许这只是我们这个地方是这样的观念,别的地方不会想我们这样。但是看了《刺猬的优雅》之后。你就会明白,天下之大,有些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即使自由,平等,博爱如法兰西,读书和聪明,也被看成是一件应该符合身份和年龄的事。就好像十二岁芭洛玛,大人们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因为她太聪明,总爱瞎说大实话,问大人们想逃避的问题。假如她的天份是弹奏乐器,哪怕是翻跟头都好一些。可是她的天才之处偏偏是有思想。

她是个天才,知识渊博,爱好摄影和涂鸦,出口成章,喜欢思考哲学命题。她的家人是她的拍摄和研究对象,从她口中描述出来的家人鲜明却不生动,用导演的话来说,他们就像“动物”。

最典型的一幕:

帕洛玛用摄影机对着正在准备晚餐的母亲和姐姐,摄影机前面摆了一个玻璃杯,透过玻璃杯拍到的人物已经变形,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变形游戏吗?随后她给杯中倒入清水,再看到姐姐,她小声叙述:“xxx(姐姐的名字),缸中金鱼理论的典型人物。”她可爱到甚至自行冠上了“理论”两个字。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改编电影,从影片的点滴细节能很清晰的感受到了导演的改编思路,即把一切文字描述变为可视化的元素。比如原著中女孩是用写日记的方式观察/思考/阐述,影片中转化为可视化的涂鸦/拍摄,并且导演对女孩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她的房间进行了仔细的再创造,成为了女孩人物性格和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片中有很多很赞的细节:

帕洛玛家中的金鱼;经常坏的电梯;帕洛玛的涂鸦;自制卡片;

帕洛玛戴一副近视眼镜,拍dv的时候,她把近视眼镜当太阳眼镜一样处理,摘下来的时候偶尔会缠住头发;

她喜欢在笔记本上画反页连环画;

她家的猫叫做宪法和议会;

她尝试想像着体验各种死亡方式;

种种细节不仅丰富人物性格,还成为关键道具。

那条可爱的吞了安眠药的金鱼,在帕洛玛的手中“死去”,却奇迹的在荷娜那“重生”。而影片结局是,荷娜意外的死去,帕洛玛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导演后来也详细的阐述了她创造这条金鱼的用意——这是一个比喻,一个生死轮回的比喻。

全片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很少外景,为数不多的出现过几次街道。导演有意识的将人物和故事封闭在室内,详尽的表现三位主要人物的房间,甚至令空间成为影片的第四个人物。导演的这个想法实在很赞。

片中的日本男人小津格朗就好似小津安二郎的化身(片中荷妮说过很逗趣的一句话:“您和小津有亲戚关系吗?”),只要是小津电影的粉丝都应该很容易感受到本片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生活化而极具内涵的范,在小津牌的电影中通过对平凡生活的洞察和体会,让人感受到许多时常被忽视而需重视的人生真谛,就像是用最平凡最简易的线条勾勒出最完美的画卷版,这部电影同样也做到了这点。片中小津格朗的出现就像是一股清新淡雅的东方优良文化的介入,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观念,对西方文化中腐朽、肤浅而根深蒂固的观念进行了一次优雅而深刻的抨击。

没有人预料到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死亡也没有想象中容易,荷妮用生命的代价教会了帕罗玛生存的意义。或许结尾有过惋惜,但这种结尾让整部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aixianzx.com/baxhj/1518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00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