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冠升祥(海记)烧鸡”编辑整理
博爱老抠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8-11-20 21:10:13
“吃馍馍不浮(熟)、喝匪(水)匪不开”在焦作地区,博爱人无论走到哪,都会被一句“博爱老抠”搞得尴尬万分:这里包含着逗乐、其中也有玩笑,也不能排除取笑、贬低和歧视,更甚者成了别的地方人蹭博爱人屡试不爽的惯用语……!泱泱中华、悠悠博爱,这里有商朝遗留下来的内都和太子庄;有让乾隆皇帝都慕名而来的八极拳发源地月山寺;这里也有着西方列强为抢夺富庶的中原由英国人修建的道清(道口——清化)铁路;这里还有历朝历代都车驿繁忙的西京(西安)通往东京(开封)的官道。清初魏禧的《大铁椎传》里的宋将军就是清化人;还有一部忘了书名的同期公案小说里提到一武侠义士在清化的德盛店住了一晚(德盛店,位于现西关村民族街13号丁家祖籍老宅,由丁家人辛勤经营数十代,直至民国),足见清化在河北一带的盛誉和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为什么几乎整个焦作地区的人几乎都把富庶之地的博爱人称作老抠?以至于河大的某教授,在其关于明初大移民的论文中也有“清化人善节俭”的说法。到底是博爱老抠呢还是清化老抠?到底是被明军屠戮殆尽前的博爱或者清化人抠门呢,还是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过来在此定居后的人抠门呢?这,得从解放以后说起了。建国后,经过多年内忧外患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却又赶上了人为的大跃进和三年的“自然灾害”,虽然到了“文革”时期有所缓解,可也只是勉强顾个温饱。在农村,能吃的要比市里选择的空间稍大点。那时农村的物资流通,主要依靠传统庙会,有“河北首镇”美誉的清化街的庙会自然比其它地方的热闹。热情好客的博爱人至今仍然保留着在庙会时招待亲朋好友的习俗,在那个年代,这也正好成了部分人、尤其是市里人暂时吃上一次饱饭的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月一次的庙会,已经能果腹的清化街人还勉强能招待一下来客,可随着物资流通需求量的增加,清化街的庙会由每个月初一的一个庙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一、二十一两个庙会,一个月三次的待客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再也负担不起。面对来客,知书达礼的清化街人也只能用婉转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可再好听的话语也没一个窝窝头好使。走了几十里路,望想着能混顿吃的、却又大失所望忍饥回去的人来说,难免心生抱怨。失望的次数多了,清化街人婉转的客套话也就被故意歪曲的、以讹传讹的传播开来。于是乎,“清化老抠”就此诞生!再后来,“清化老抠”又被扩展成“博爱老抠”,各种版本更是层出不穷,并且被描述的也越来越形象、被演绎的也越来越逼真。于是乎,用疑邻盗斧的眼光看待博爱人的也越来越多。将你军:请客!你不请、你抠!你请、是怕人说你是老抠,或者是想证明你不是老抠!所以,你请或是不请,永远都摆脱不了你是老抠的偏见!于是乎,用“博爱老抠”调侃博爱人成了时尚、用“博爱老抠”贬低博爱人成了流行、甚至用“博爱老抠”的话语来歧视博爱人也成了非主流一样的时髦!实际上,他们对待博爱人的种种看法,恰恰显示出了他们的无知和浅薄,所以,博爱人,请继续拿出我们博爱先辈的宽容和大度去包容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