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射犬城条目,“射犬城,在故武德县北。亦曰射犬聚。”
由史料可以看出射犬聚就是射犬城,且此城就在武德县的北边,那么武德县又在什么地方?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武德城,在府(即怀庆府)东五十里。……宋熙宁中省县为武德镇。”也就是说,武德县就是现在温县的武德镇。
史料中说射犬城在武德镇北,查看地图可知,武德镇北较近的村庄有张茹集、王保村、南邱村、南庄村、史庄村、东金城村和西金城村,那么,射犬城到底位于以上的哪个村子呢?
既然射犬聚是座城,地形和地貌上肯定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从以上各村现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古老的传说中可以推测,神秘的射犬聚大概位于西金城村和史庄村了。那么,神秘的射犬聚又位于这两个村中的哪个村呢?。
二、关于射犬聚有一种说法,说射犬聚遗址位于现在的西金城村。
西金城村村东,也就是现在的邮政所后面不远处,有一处龙山文化遗址,保存的非常完好。在观看龙山文化遗址时,看到附近墙壁上有介绍说,西金城古时为射犬聚。看到这个介绍,感到非常震惊,西金城古时真的就是射犬聚吗?
据考证,西金城村古时叫金亭,南宋时改为西金城,清代或清代前称金城镇,约在清末至民国年间俗称西金墙。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卷九》中,分别出现了射犬聚和金亭两个不同的地名。
关于射犬聚的内容:“。。。。。。京相璠曰:今河内山阳西有故雍城。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迳射犬城北。汉大司马张扬为将杨丑所害,眭固杀丑屯此。欲北合袁绍。《典略》曰:眭固,字白菟,或戒固曰,将军字菟而此邑名犬,菟见犬,其势必惊,宣急去。固不从。汉建安四年,魏太祖斩之于此,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守之。兖州叛,太祖曰:惟种不弃孤。及走,太祖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汝置也。射犬平,禽之。。。。。。。”。
关于金亭的内容:“。。。。。。《春秋左传》隐公十有一年,周以赐郑公孙段,六国时,韩宣子徙居之。有白马沟水注之,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湖水东南流,迳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流注于沁水也。。。。。。”。
喜欢考证的有识之士可在百度中查证一下。
同一史料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地名,由此可见,射犬聚和金亭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射犬聚遗址自然不应该位于现在的西金城村。
三、射犬聚位于古时的东金城。
博爱县文史办的魏美智先生曾在焦作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叫发生在博爱的射犬之战的文章,文章开头是这样描述的:“射犬,即现在的博爱县金城乡东金城村。汉献帝建安四年(年)春,曹操发动了射犬之战,一举歼灭了欲投袁绍的眭固,夺回了被眭固占据的战略重镇。”
魏美智先生在文章中所说的东金城村,应该是古时的东金城村,不是现在的东金城村,古时的东金城村就是现在的史庄村,而现在的东金城村古时叫老孙庄。
从魏美智先生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西金城村和射犬城不是同一个地方,射犬城应该位于古时的东金城村,也就是现在的史庄村。
四、射犬聚遗址不位于西金城。
我县有个叫“一叶小舟任我行”的网友,该网友在观看我县编纂的博爱县志大事记中曾看到这样一名话“淮阳王更始二年(24年)赤眉别帅与大彤青牍十余万众在射犬(今博爱县西金城村)被光武进击皆散走。”,该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并在网络论坛上对射犬聚遗址提出了考证。具体考证如下:
注:关于射犬城位置的一些考证
在正史中涉及射犬的事件主要有二,一是光武帝击赤眉于射犬,二是曹操灭眭固于射犬。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赤眉别帅与大肜、青犊十余万众在射犬,光武进击,大破之,众皆散走。”大事记中原文可能由此出。
《三国志?魏书?武帝记》“四年春二月,公(指曹操)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既下射犬,生禽种(魏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那么,书中的射犬到底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再查查史书吧。
《后汉书?志第十九》“〖野王〗有太行山。有射犬聚。”这个射犬聚看来在汉时是属于野王的,那么这个射犬聚是否就是上面两则记载中的射犬呢?再查书。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射犬城条目,“射犬城,在故武德县北。亦曰射犬聚。”可见射犬聚就是射犬,且此城就在以前武德县的北边,那么武德县又在什么地方,是否和现在温县的武德镇有什么关系呢?再查。
同上武德城条目,“武德城,在府(即怀庆府)东五十里。……宋熙宁中省县为武德镇。”看来有希望,再来量一下距离吧。我们知道现在的沁阳县城的位置基本就是清时怀庆府府治河内县的位置(《读史方舆纪要》是清人的著述),打开地图一量,沁阳到武德镇的距离约为23公里(我是在电子地图上量的),基本和上述的五十里相符,所以我们基本可以肯定武德镇就是武德城,不过纪要中只说射犬在武德县北,并未直接说在西金城村,是不是当时作者不知道这个村子的名字呢?并不是这么回事。
在武德城的下一条目紫陵城条目中作者这样写“……又东金城,在府城东四十三里;西金城,在府城东北四十里;或云南北朝所置戍守处也。”所以作者是很知道金城这个村名的,但他并不说射犬在西金城,可见他并没有掌握这样的证据。(这里又出现了东金城,从距离府城东四十三里可以看出,这个东金城就位于现在的史庄村,可惜该网友不知道史庄村村名变更历史。)
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通常表述方法。
1、在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六册)第二节中这样记载,“不久,又扈从刘秀在河内郡射犬(今河南武陟县西北)地区镇压青犊这支河北起义军,他手执旌旗,一马当先,率领所部冲锋陷阵,‘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
2、在北大未名站centralplain(中原)所发的《河南省历史》一文中这样写着,“赤眉别帅、青犊、大彤、上江、铁胫、五幡等部10余万义军正在射犬聚(今河南武陟西北)一带集中,尤来义军亦驻扎于射犬聚以南。”
3、在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上)》第四章第四节中写道,“(刘秀)接着又在射犬(今河南沁阳)击败青犊、大肜十余万部众以及尤来、大枪、五幡等部。”
从以上三段记载可以看出,现代史学界对射犬位置的表述大部分为射犬在今武陟县西北,也有的认为在今沁阳,但都没人说在博爱的西金城。
所以大事记中认为射犬在现在的西金城之说只是一家之言,不可尽信。根据《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射犬在武德之北,武德镇在沁河的南岸,而北岸就是博爱县的张茹集乡、金城乡(大家可以参看本吧坏到GANG好所发的焦作地图),所以我认为表述为射犬在今博爱县南部更为合适。
从以上该网友的结论中可以充分得出一个结论:射犬聚遗址不位于西金城村。
如果该网友知道史庄村村南有块叫“城上”的高地,他一定会通过论证并得出一个更加可靠的结论:神秘的射犬聚遗址位于史庄村村南的那块高地上。
综合以上史料和各方论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射犬聚遗址位于博爱县金城乡史庄村。
希望焦作市及博爱县的有关单位早日来到博爱县金城乡史庄村进行考察,拂开射犬聚遗址的神秘面纱,重新改写射犬聚的古老历史!
本文为河南嘉视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