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以总会赋予的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红十字强基工程”和规范会员管理,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增强了基层组织和会员、志愿者队伍的活力。各地也涌现出一批“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典型。
省红十字会将长期刊发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系列报道,反映各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欢迎来稿。
博爱微元素服务零距离
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常山县金川街道红十字会
金川街道位于常山县城郊,区域面积57.51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自年街道基层红十字组织建立以来,倡导博爱,优化服务,赢得了群众信赖和支持。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组织队伍一是坚持党建带群建。在街道党工委、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红十字基层组织“六有”标准,建立了街道红十字工作服务站和16个村(社区)红十字会协调小组。
二是壮大会员队伍。将红十字工作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吸收发展名村社干部、乡贤、网格员、热心人士为红十字会员。
三是发展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会员、志愿者主体作用,建立17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社区为群众提供日常服务、贴心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阵地建设融入红会元素一是创新阵地建设理念。坚持“阵地+融入”,在农村文化礼堂、乡村振兴讲堂、党建阵地、村民活动广场等注入红十字救护点、红十字图书角等“博爱微元素”,构建村社“博爱”载体,实现红十字文化传播最佳效果。
二是做好阵地融合文章。结合社区中心工作,依托社区现有资源,开辟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知识宣讲的阵地。如赵家坪社区将和谐社区建设与打造博爱广场、博爱楼道和红十字服务站结合,徐村村将宜居乡村建设与打造“博爱小队”相结合。
做细做实服务提升工作成效一是红十字生命关爱有作为。组织开展群众性现场急救技能培训,培训范围覆盖所有红十字会员、网格员、党员、楼组长,普及培训超过人。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遗体、组织)等工作宣传。
二是红十字“救”在身边有成效。近年来,在防汛、防台、突发灾情中,红十字基层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年6.30和7.9汛情中,街道、社区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及时上门,帮助地势低洼群众转移财产,并成功营救出十五里村失独老人。
三是红十字“救”在身边有行动。街道红十字会积极推出“上门办”服务,开展“家庭病床”走访等活动。红十字会员、志愿者每周至少到一户失能家庭提供“喘息服务”,让失能失智对象的家属歇一歇、喘口气。
营造浓厚氛围传播博爱理念一是在宣讲动员中发扬精神。在5.8世界红十字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等重点节点,利用乡村振兴讲堂、村民活动广场等阵地,组织志愿者排演红十字宣传方言小快板,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尊重生命、守护健康”的理念。今年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8场,赵家坪社区还将每月29日作为博爱活动日,组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受到社区居民欢迎。
二是在文明实践中践行使命。4名村社干部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参加县红十字救援队常态化训练,先后参与50余场涉水救援任务,成功营救10余人。
三是大战大考中展现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2例确诊病例均在社区的严峻形势,红十字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扎实做好摸底排查、巡逻宣传、卡点值守、信息上报等工作。街道红十字会还筹集价值13万余元的物资,捐往武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