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作物结构决定了当地的农资市场。
依山傍水的博罗,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在以“甜玉米、蔬菜、香蕉”为主导的农业体系下,荔枝、茶叶、马铃薯等作物百花齐放。全县万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强有力的支撑起当地的农资市场。目前博罗有2家知名化肥生产企业,近10家有机肥厂,20多家农资批发商。
据不完全统计,年博罗全县氮肥、磷肥、钾肥的销量在3万吨左右,复合肥销量约5.5万吨。在产品种类上,国产肥料全面占优,且以芭田、福利龙等省内肥料为主。农药方面,市场容量约在2亿元左右,其中国产、进口各占半壁江山,且进口产品主要是杀菌剂,而除草剂、杀虫剂以国产为主。随着农民用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低毒的农药使用越来越多。
蔬菜、香蕉是博罗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龙华、龙溪、杨村等镇,而这里也是农资市场最活跃的地方。
化肥:水溶肥畅销有机肥叫好不叫座
杨村镇杨村批发市场边的东明农资是周围众多零售店中的普通一员。店主邓小东已经营农资多年,见证了当地农资市场的发展变化。邓小东说,10年前农户还只知道用尿素、碳铵等单质肥料,最多也只是二元肥料,近几年则都用上了三元复合肥。邓小东目前主要做当地甜玉米种植户生意,“他们前期淋水肥,后期则用些低端肥料。”邓小东向记者介绍,15-5-15福利龙肥料在当地特别受欢迎,单这个产品他一年的销量就有吨。
记者走访了周围多家农资店,基本上得到了和邓小东同样的答案。杨村镇主要种植甜玉米和瓜豆类蔬菜,前者农民喜欢用低含量肥料,而后者则喜欢用水溶肥料水溶肥施肥方式简单,省肥、省工,同时博罗47.8万的蔬菜种植面积为当地水溶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记者调查发现,每个零售店都有近10来个水溶肥料产品。喜洋洋农资福田分店老板陈波说,从年之后,水溶肥在福田地区开始畅销,而发展到现在,农户也越来越认可水溶肥的效果。据悉,近两年陈波每年的水溶肥销量都在50吨以上。
“而对于香蕉等果树,农民则主要施用如挪威、撒可富、住商等高端,肥效周期长的肥料。”惠州州市金田丰农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启枝如是说。
据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博罗县肥料市场省内产品比较受欢迎,芭田的市场份额在1.3-1.5万吨,福利龙、拉多美各-00吨,进口肥则挪威独大,年销量在吨左右,外省肥撒可富可达吨。而肥料巨头,金正大、史丹利销量则在0-吨左右。
目前,广东很多地区有机肥开始被大量施用,但在博罗却叫好不叫座。金田丰业务经理关赞在博罗深耕多年,对当地农资市场了如指掌。关赞说,尽管大家都知道有机肥能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但是在博罗,由于养殖业相当发达,鸡粪、猪粪等原料随意就可以得到,农户直接堆沤后施在地里,根本不用购买商品有机肥,另外,博罗很多种植户都是外地过来租地种,根本不管改良土壤什么的。所以,博罗的有机肥市场销量不大。
农药:杀菌剂依赖进口杀虫除草用国产
高效、低毒、环保是农药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在博罗,高效、低残留的农药产品也逐渐普及。尤其是面对大量的蔬菜出口需求,农民的用药意识越来越强,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要高。
杨村蔬菜批发市场路口的博罗供销集团杨村公司十二门市是一家巴斯夫旗舰店,店主黄建清介绍,门店除了经营巴斯夫产品,还有先正达、拜耳以及国内一些大厂家近个农药产品,基本都属于低毒、低残留的。“农民用药的意识提高了,有些甚至还会网上购药。”
据博罗供销社业务股股长彭惠宣估算,在全县销售的农药品种至少上千种,其中进口产品比例应该能达到五成。彭惠宣的说法也获得了当地经销商、零售商的认同。
博罗彬记种子农药化肥门市部老板林楚彬说,前几年进口农药仅占到2成,这两年进口农药发展迅猛,现在和国产农药是平分秋色。而在国产和进口农药产品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在杀菌剂方面,农户主要是进口农药,而在杀虫剂、除草剂上,农户则选择国产农药。“对于一些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农户也选择进口产品。”
------------------------------------------
主要议题?以淘宝广东馆为例,详解借力成熟平台实现农产品电商跨越
?以“褚橙”为例,剖析农产品电商的“爆品”思维
?以“嘿客”为例,解析O2O模式的实现路径
?以招商银行/南方航空为例,打造
邀请嘉宾:阿里巴巴淘宝广东馆总负责人、本来生活网“褚橙”的直接操盘手胡海卿、微电商实战家王易、屡次被腾讯当作企业最成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