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母亲,我们通常会用伟大、博爱、无私等词汇来形容,母亲爱孩子,这仿佛无可质疑,但是不幸的是,其实很多伤害往往也来自母亲。而不管是爱还是伤害,都会被孩子继承下来,传给下一代。
母慈子孝是我们传统伦理的核心,质疑母爱仿佛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正面母亲带给我们的伤害,就很难治愈内心的创伤。《母爱的羁绊》就是一本探讨这个主题的书,书中详细解读了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伤害,以及如何来治愈这些创伤。书中收录了大量女儿们的心声,令人心生同情。
但是这不是一本抨击母亲的书,本书不是在讨论母爱是否伟大,而是探讨如何更好地让母亲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而受到母亲伤害的女儿,如何更好的自我疗愈,摆脱母爱的羁绊。
本书的作者是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是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已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是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近十几年里,麦克布莱德博士主要从事有关自恋家长对孩子影响的研究,已经成功解决了许多此类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妈妈曾经就是一名自恋型母亲,但是麦博士在写作本书时,那位曾经羁绊她的妈妈还是给予了她支持,这无疑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一、那些被自恋的母亲养大的女孩
珍妮弗,在一家百货公司看到妈妈很喜欢一只漂亮的小零钱包,虽然她当时只有8岁,而那个零钱包很贵,她发誓要买给妈妈。她在学校省下好几个星期的中饭,直到攒够钱,为妈妈买下了那个奢华的钱包。她用闪亮的红纸把钱包包起来,在圣诞节那天作为圣诞礼物,把它送给妈妈,她激动地等待着妈妈的反应。但是她万万没想到,妈妈把钱包扔到屋子另一头,指责她偷东西,尖叫道我不想要一个贼给的礼物,而这差点让珍妮佛崩溃。
我们的文化认为母亲是在无条件爱着孩子,无私地照顾家庭,即便很多母亲没有达到这一理性化的期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依然将母亲送上了这一英雄宝座,使得对母亲的批评和质疑者会遭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这会扰乱我们内心的文化标准。
所以,女儿们在受到母亲的错误对待时,从来不会认为是母亲的问题,她们会将所有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像上面例子中珍妮弗这样的女儿有很多,她们遭受着来自母亲的伤害。
作者在书中将这类母亲称为“自恋型母亲”,她们在情感上过度的贫乏和强烈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