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小憩,临别一游。
出于对三国那段惊心动魄往事的感念,出于对两朝开济、出师未捷的满襟感慨,也出于对出师表文书双绝的向往,便定武侯祠一瞻。
武侯祠后出师表那料当游览图中,“杜甫草堂”几个字映入眼睑时,心下由然而生敬意,念起了先生大庇寒士、忧国闵民的诗情与博爱。斯人虽去,今人却不应令博爱者孤单。二地皆去吧。
然而,最终赶去车站时,只完成了走观武侯祠。
这次杜甫草堂未能成行,时间仓促只是原因之一,因为大可以先到草堂,再到武侯祠,那样的话,情急中,过而不往的就是武侯祠了。
武侯祠不成行不同样有遗憾吗?不会的,读了,去了,就知道了。
石豪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陵曾经孤独。杜甫很忙又道出多少人,对有着博爱恤民情怀公知的期盼。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中……
武侯祠,是汉昭烈庙内的一处祠堂,只是庙的一部分。庙里俸着几十尊泥塑,就是那种通常但凡用文字描述,就非要用到诩诩如生的(英文叫那个Vividly,无论什时候的英文,看图作文,都能捅的滥词)泥坯子。坯子糊得大大的,高高在上,享人间世世供俸。
泥像之所以说是泥坯子,是因为看模样确实不知道是谁,或者说,边上写的是谁就是谁,而且身体多部比例失调(通常是头偏大),那个黑面叫庞统的,一部分长须散掉在手背上。
上香、专点摄像、许愿,都需银两。
游历于这檐廊殿堂,即使听着解说,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那段铿锵跌宕的历史质感,当心中泛起几个为什么时,竟募然想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草堂一角.网络向阿杜致歉,过而不往;
请阿杜宽心,草堂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