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新华社以《河南博爱:运土“植绿”荒山变果园》为题,对我县下期城村种树植绿拓宽产业扶贫路的做法进行报道。
下附原文:
新华社客户端河南频道4月28日电(董柏生)近日,在河南省博爱县下期城村,有个叫半架山的山头上,身穿迷彩服、头戴迷彩帽,面庞黝黑的下期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圈,边看着车辆卸土,边指导村民给苹果套袋。从山头向村里的方向望去,一排排果树错落有致,山楂树、苹果树已经挂果,冬枣树正在开花,不时有工程车向山上运土。“这是村里的‘绿色银行’,这些果树进入丰产期后,每年至少可为村里贡献多万元。”王圈自信地说。以前,村里的多公顷荒山是干部群众心中的痛。群众挖矿采石,山体生态遭到破坏。去年,在博爱县太焦高铁片区建设中,有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下期城村辖区搞开发,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多次与开发商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开发小区挖出来的土,全部无偿运送到村北的山上。该村利用这些土,共计造出0多公顷山地。土层厚度在.2米到.5米之间,非常利于果树生长。去冬今春,王圈带领乡亲们在山上风吹日晒干了3个多月,栽种果苗6.7万棵,昔日荒山变成了充满希望的果园。更让王圈高兴的是,县里已经将“四好农村路”修到了山里,山脚下也修建了文化游园。前段时间他们又在果树间、道路旁种上了蒲公英等中草药材,下一步准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体验游,拓宽产业扶贫致富路子,让下期城村的荒山更绿,村集体经济更活,使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来源:今日博爱
点“在看”让更多老乡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