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博爱县 > 博爱县医院 > 每一个孩子,都是阳光下最灿烂的星星菏泽

每一个孩子,都是阳光下最灿烂的星星菏泽

发布时间:2025/3/14 11:11:18

编者按:为深入展示全省脱贫攻坚中的生动实践,从年7月中旬起,山东广播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淄博、菏泽、临沂、德州、青岛等地,在脱贫一线蹲点,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记录变迁,用思考触摸时代脉搏,用鲜活语言讲述温暖故事。10月5日起,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闪电新闻、齐鲁网推出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系列蹲点报道《幸福的起点》。一起看一线采访记者吴婉聪的采访札记。

说来很巧,在我不算太长的记者生涯里,全省16个地市这么多个区县同一个采访地点去过两次的其实不多,但单县博爱学校算一个。

年,我还是一个小萌新(姑且算是),那年9月赶上单县博爱学校刚刚成立,是第一次去采访;两年之后,年,脱贫攻坚系列报道蹲点,经过前期一轮轮的踩点和线索筛选,教育扶贫被确定为这个系列的主题之一,领到这个主题的我又再一次来到了这所学校。

学校入口在单县郊区的路上,拐弯路过民房,两边都是田野。视野逐渐开阔了,就能在路的尽头看到这所学校——一所建在田野深处的学校,隐蔽又安静。

一切和两年前好像没啥变化,熟悉的校门、熟悉的大柳树、熟悉的教学楼。直到见到孩子们的时候,才顿时有了时间的直观感受——他们真是暴风成长!原来小小只的一年级新生有的个子已经到我肩了,也都慢慢有了少年的模样。

我带着熟悉和两年的未知重新开始了在这里的故事。

认识采访对象,从家庭背景开始

这是一所特殊的公立寄宿学校,专门为单县家庭困难、缺少父母呵护或者父母没有教育能力的孩子们而建,目前只有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1个班。全校学生名,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或那样不太好的家庭经历。

而我们决定跟拍的小孩又算是特殊里的特殊。她叫冯春雨,因为疾病,做完手术后走路不太方便。无论她走到哪,都得有一名老师或者同学扶着她给她助力。

前期听了很多学校老师们对春雨的介绍,她的成绩不太好,除去身体状况,多多少少还有家庭原因。为了能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小孩,去拍摄的第一趟,正好逢上学校放月假,我们就跟着校车去了冯春雨家,以便更具体地掌握她的家庭背景。

春雨父母身体不好,在他们眼里,孩子的康复更重要,所以前期对孩子的教育并不上心。也就是这一趟让我明白:学校老师做的工作不仅是教育孩子,更要做通父母的工作,让他们从心里认可、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随机与不停机

解开春雨父母心中的扣,接下来还有孩子心中的扣。

月假回来上的第一节课,数学老师问大家作业做完了吗?我们就在教室窗户外蹲着,看到春雨扒拉书包半天假装找练习册,拿出来翻了翻又塞回了课桌。老师问起,她说自己作业忘家里了。这完全是随机发生的事件,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其实算是一个很立体的细节。但是当时拍短纪录片还不大有经验,中间停机了,所以这么一个意料之外的随机事件,只录上了老师的一句话,没有把春雨反应全程记录下来,算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但也就是这个开头的遗憾,让我长了教训。

之后在“手语舞”的教学上,一台机器专门跟着春雨,中间不停机。结果正好就拍下了老师问谁愿意上台表演,全班同学都很积极响应就春雨一个人默默不吭声在摇头的真实反应。后来她看到其他同学举手,也举起了手,却在老师看向她的一刹那放下了,老师问,她说是因为手痒痒所以放下的。

这个细节一下击中了我。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之前“教育扶贫”在我脑海里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怎么通过一个小孩来反映心里一直没底。但是跟拍下来,春雨的这些真实反应让我渐渐明白了成立这所学校的意义。

她临场应变撒的谎并非都有恶意,有时,更像一种保护色,用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经历,春雨心里不知不觉有了疙瘩,这才让“教育”显得可贵——教做事诚实、教为人自信。这也让我的思路渐渐清晰:就着重去拍春雨的前后变化吧,通过她的变化来让“教育扶贫”具象化。

我们就一直呆在学校里,和春雨一块上课、吃食堂、下晚自习回宿舍,遵守特别有规律的学校作息,也渐渐融入了她的生活。之后在课堂上,春雨听到老师表扬之后的反应都很真实,会抿嘴偷笑,眼神也变得认真,学起来也更卖力。尤其是她听到掌声之后的开心,是孩子那种真正发自肺腑的开心,骗不了人。而这些反应也都被记录在了摄像机里。

在和春雨的相处中,她和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姐姐,什么时候把这个小蜜蜂(无线话筒)摘下来?”,每次都得变着法子哄着她戴。而她的采访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让春雨坐在一个位置上单独采访,她可能会有芥蒂。但校长鲍珊是春雨特别信任和依赖的人,如果让她和鲍珊在一起,有一个熟悉的环境,春雨就会比较轻松放得开。所以就在鲍珊陪她做康复训练的时候,她俩聊着下个学期的事情,春雨也自然而然说出了那句,“反正我有很多信心”。

而鲍珊在采访里提到的“心语信箱”就是一个“意外之喜”。在蹲点时,课间操的间隙,鲍珊办公室的桌子上就默默多出了两张贺卡。我们这才知道,在记者看不到的地方,学校还有这个小设计:孩子们有任何想说又不好当面说的话,都可以给鲍珊写信。

顺着这个我们开始采访,当鲍珊从柜子里拿出来厚厚一沓信的时候,我震惊了。里头全是两年来孩子们写的信,这些书信简单又质朴,但是一笔一句都很真挚。有小手工,也有找鲍珊要歌词的,还有说自己以后也要当一名老师的。其中有一个才上五年级的小孩写:我长大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即使不够优秀,我也要尽我最大的能力来爱这个世界。这么小写出这句话太戳人了!

也是在讲这些书信的过程中,鲍珊真情流露。因为一直在运动,采访没用脚架,摄像老师邱冰就一直双手举着摄像机,10多分钟都没停。当时这么一大段采访也直接把摄像机背后的我采哭了:既感动于孩子们的善良,又感动于老师和学校的付出。

每一个孩子,都是阳光下最灿烂的星星

田野很远,每天都要早起。有一天为了拍日出,不到4点就爬起来,还看到了田野里的小露珠,也是解锁“一年中最早起”新成就了。

小朋友们也很吵,老师扯开嗓子喊也不能让他们停下来。但在单县博爱学校呆久了,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回到济南我还有些恍惚。

孩子们会很积极踊跃地在镜头前蹦跶,一见面就很热情地叫“姐姐好”“阿姨好”;还会拉着你一块玩,把刚刚做好的手工送给你;一个小孩说我白,可把我当时高兴坏了。

不管家庭如何,他们依旧可以真挚又肆意地表达,我们也发自内心地被他们感染,希望他们可以成长为阳光下最灿烂的每一颗星星。

拍完走的时候,我们静悄悄的,不想让他们发现,可能也怕自己舍不得。

致敬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而回来写稿剪辑的过程,也是一个无比折磨的过程。

光这一个小孩的素材就有G,还有两个机位。因为中间不停机,担心会错过一些细节,我把每个镜头都从头到尾扒拉了一遍。在看镜头的同时,春雨的改变在我心中逐渐清晰,也逐步确定下来了故事的发展脉络。

(看这稀碎的故事版)

超级感谢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们!也是留下了很多并肩作战的回忆。

在办公室里改稿,从中午改到窗户外月亮升起来;一块剪片也有了同桌,在固定的工位上一坐就是一天;微纪录片和主题报道的表达形式不同,镜头的长短以及呈现的节奏也会不一样,我们互为对方提供灵感,连吃外卖的时候都在分析镜头剪辑,讨论如何拿捏还真有“创作”的快乐;配音、音乐、片头,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但因为有团队有前辈们一块操心,心里很有底气;就连熬夜“爆肝”的时候,也因为有陪伴总是很有安全感。

那段时间总觉得觉不够,生活简单到就由两部分组成:加班和利用一切时间补觉。习惯了从单位出来经十路上空空荡荡的样子,早下班看见路上有车了,反而不习惯了。

一起忐忑,一起磨练,一起成长,日子不知不觉就从夏天到了秋天~想来,也是大家一起闪闪发光的岁月呀!

遗憾也是美的

开始拍了两个小孩,还有一位是德州庆云的孩子,讲的是“教育扶贫”的另外一种模式:三帮一。辛苦刘鹏和李晓阳这两位摄像老师了,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最后经过审片比对,这一条线被择掉了,说实话一定有舍不得,但是单线让片子脉络更加清晰了,也有空间加进去一些“烟火气”。

也正是这一次锻炼,让我明白了“片子不能说得太满”的道理。创作者总是想把自己了解到的一股脑全塞给观众,但站在观众的角度,“留白”反而更有参与感和回味的空间。

片子还是有很多遗憾,但正是因为这些遗憾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期待下次的相聚了!很感谢老师们的信任能让我有这次机会和这次经历,这样回忆起年、回忆起这几个月,我也可以摸着良心地说,“有认真干点事情”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aixianzx.com/baxyy/1579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00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