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红十字会以“博爱家园”为载体和抓手,把红十字人道服务有效延伸到群众身边,助力打造“无差别城乡”品牌,助力共同富裕。
年,德清县6个“博爱家园”点发放救助金10余万元;新增投放6台AED,31个急救箱,免费发放家用医疗急救包余个;新增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50余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1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例;新建社区生命教育体验场所2处;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讲座、应急救护知识培训20期,惠及余人,培训红十字救护员人。
合理制定“一个发展规划”
县红十字会分别于年和年初召开专题推进会议,下发《关于开展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的通知》和《德清县博爱家园建设项目实施办法》,抓好“博爱家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博爱家园”建设分为“试点先行、重点推进、布点铺开”三个阶段,实行“村社自愿、自主建设、先报后建”,县红十字会综合考虑当地人道需求、群众认可度、社区凝聚力、项目执行能力等因素,并与相关镇街、村社沟通达成共识后,确定建设单位。到“十四五”末,将实现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有1个“博爱家园”。
精心编制“一份建设标准”
年初,在湖州市红十字会的具体指导下,县红十字会启动申报制定“博爱家园”建设市级地方标准。通过总结前期建设经验,多轮调研座谈,邀请专家审查,《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与服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经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将于年10月20日正式发布并实施。
该文件从“博爱家园”的建设要求、服务要求、监督与评价等有关方面明确了细化标准,为基层建设“博爱家园”提供对照标准。这是全国首个“博爱家园”建设市级地方标准。
探索形成“一套建设模式”
通过前期培育武康街道吉祥社区、新市镇宋市村2个先行样板,明确和细化建设标准、运营管理、服务措施等具体要求,逐步形成“三同二化一体”的建设模式。
主要依托幸福邻里中心等平台,实施阵地同建、资源同享、服务同推,采取社会化运作、数字化管理,城乡一体同步实施,将“博爱家园”打造成服务群众的主要阵地和窗口,将基层红十字工作融入到幸福邻里中心各项服务中,提升村社治理能力。
精准实施“一批服务项目”
找准红十字工作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切入点,围绕“一村(社区)一品”,因地制宜、重在实效、体现特色,打造“博爱来敲门”“姚璐怡心灵暖屋”“苎嫂免费午餐”“四必访博爱行动”“银龄守护行动”“老王工作室”等一批品牌项目,实现红十字服务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全方位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博爱家园”活起来,使其逐步成为群众满意、基层欢迎的红十字品牌。
科学建立“一套评估办法”
研究制定《德清县博爱家园量化评估表》,明确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服务开展、特色品牌等五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和标准。
对已建成的“博爱家园”开展半年度检查和年度评估。半年度检查由县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工作小组负责,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年度评估由县红十字会在每年四季度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据得分情况,给予各“博爱家园”相应运营服务经费。同时,根据最新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对评估内容进行调整。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