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高田 通讯员席真报道 本报聊城讯12月22日下午,送走20名孩子去教室上课后,聊城市东昌府区博爱学校的老师刘建波来到孩子们的寝室例行检查。入学三个月来,孩子们发生的点点滴滴变化,刘建波都看在眼里。 东昌府区博爱学校是东昌府区教体局针对“深度孤苦”孩子而设立的公益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以及单亲、特困等特殊家庭孩子实行全日制寄宿,免全部费用,目前在校学生20名。“刚入学时,很多孩子上学放学连队都站不好,有的还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现在他们也能像其他学生一样,排队整整齐齐,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也学会了与同学友好相处。”刘建波说。 东昌府区把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东昌府区张炉集镇李双阵村的李子涵、李子琪家,有两间格外醒目的小屋,这就是姐妹俩的“希望小屋”。“我喜欢自己的房间,每次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是我的‘小领地’。”姐姐李子涵开心地说。 今年9月,志愿者在走访李子涵家时发现,姐姐患有白血病,妹妹捐献骨髓救助姐姐。一场大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姐妹俩常年挤在一张床上,家里无法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东昌府团区委“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帮她们打造了自己的小天地,姐妹俩有了各自独立的空间。 据东昌府团区委书记杨晓介绍,目前,全区共建成“希望小屋”个,受益儿童余人。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以来,东昌府区妇联多次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关爱困境儿童活动。12月4日,来自东昌府区侯营镇的困境儿童琳琳第一次乘坐摩天轮欣赏了东昌湖美景。“感觉很奇妙,从高空看东昌湖更漂亮了。”琳琳兴奋地说,她与其他小伙伴还领到了第四季度助学金。当天,东昌府区妇联与巾帼志愿者一起为沙镇、堂邑、侯营等乡镇的25名留守、失亲、贫困儿童组织了一次圆梦之旅。 “因疾病、残疾、意外事故等原因,这些儿童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为了让这些孩子走出低谷,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们创新开展‘我为困境儿童办实事’活动,与公益服务组织联动开展‘手牵手圆梦行动’。通过定期走访,向困境儿童发放助学金,进行针对性帮扶。”东昌府区妇联副主席张立锋说。